吴宁极惠和閒居五诗复用韵为谢(录三。) 其二

衰发如素雪,一往随飘风。
怅然平生怀,危坐闻远钟。
守身易成隘,应俗或谓通。
不惜举世稀,所慕知者同。
傍偟岂有求,寂默非伤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到暮年的心境,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开头用"衰发如素雪"比喻白发,像雪花一样脆弱易逝,被风吹散。诗人独坐沉思,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感到一丝怅惘。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处世哲学:坚持自我容易显得固执,迎合世俗又会被说圆滑。他不在乎自己的选择是否被世人理解,只希望能遇到真正懂自己的人。这展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品格,也透露出孤独感——知音难觅。

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徘徊不安并非有所求,沉默独处也不是因为困顿。诗人已经看淡得失,在寂静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味深长,把一个老人看透世事后淡然又略带寂寞的心境写得真实动人。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份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的真诚与从容。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