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有抱负却遭遇挫折的文人内心的苦闷与坚守。
前两句写诗人空有一腔热血("赤手拟为霖"),想为国家做贡献却无能为力,只能为时局痛哭("伤时一哭深")。"赤手"暗示没有权势,"霖"比喻造福百姓,凸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三四句用"峥嵘"形容自己刚直的品格,但"蹭蹬"(困顿不顺)消磨了曾经的雄心。这两句生动展现了理想受挫后的心理变化:骨头还是硬的,但锐气被现实磨损。
五六句借用屈原的典故(屈原被贬长沙,在泽畔吟诗),表达自己像屈原一样忧国忧民却无人理解。"不尽""难回"强调悲愤之深,如同流不尽的泪水。
最后两句以沅湘的香草(象征高洁)自喻,说"何必留恋官场呢"("抽簪"指辞官)。看似洒脱,实则透露出无奈——既然无法改变现实,不如保持操守,独善其身。
全诗情感真挚,用典自然,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困境。诗人像一块被冲刷的石头,棱角分明却布满伤痕,最终选择以精神上的高洁来对抗现实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