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举人(科举考生)的宴会场景,充满了对学子前程的祝福和期待。
前两句写宴会热闹得像穿越到上古时代,在韩愈(代指名师)门下看到这些优秀学子让人欣喜。这里用"太古庭"的夸张比喻,突出宴会的盛大氛围。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展现学子的抱负:宽敞的千间房屋比喻他们开阔的思想境界,新建的万里桥象征他们远行的便利;美酒饱含乡情,而靠近月宫的比喻又暗示他们即将平步青云。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既写实景又寄托美好寓意。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前辈已创佳绩,现在期待听到你们金榜题名的喜讯。"胪传"指古代宣布名次的仪式,用"第一声"这个细节生动传达出对学子高中状元的殷切期望。
全诗通过宴会场景的描绘、虚实相生的比喻,以及从"喜见"到"更听"的情感递进,成功塑造了师长对学子那种既欣慰又期待的矛盾心情,展现了科举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
曾汪
曾汪,福州(今属福建)人。孝宗乾道间知潮州(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三一)。七年(一一七一)为广南东路转运使(清嘉庆《广东通志》卷一五)。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广州(《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