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八首 其五

不是风幡不是心,从来只为少知音。举头万里长空外,唯见白云流水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意象探讨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常常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独,但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世俗的局限,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前两句"不是风幡不是心,从来只为少知音"像是在说:世人总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或是心动,其实这些争论都源于缺少真正懂自己的人。这里用禅宗典故暗示人们常陷入无意义的争论,根本原因是内心渴望被理解而不得。

后两句笔锋一转,把视线投向远方:"举头万里长空外,唯见白云流水深"。诗人告诉我们,与其纠结于不被理解的苦恼,不如抬头看看万里长空,那里有自由飘荡的白云和永远向前的流水。白云流水象征着超脱自在的境界,它们不会因为无人欣赏就停止自己的轨迹。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孤独或不被理解时,不妨把目光放远。真正的智慧不是寻求外界的认可,而是像白云流水一样,保持内心的自在与深邃。它教会我们用更开阔的胸怀看待人生,不要被眼前的困扰所局限。

释慧方

释慧方,号超宗,俗姓龚,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十七岁试经得度,历参名宿,执侍悟新禅师十四年。徽宗宣和中,初住隆庆寺,迁住吉州禾山寺、洪州云岩寺。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死心悟新禅师法嗣。有《超宗慧方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