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一日自金州向平利食于山馆次邃庵杨先生韵

村叟供茶不满钟,篝灯人唤野亭东。
春寒半落巴山雨,夜静全生汉水风。
为客十年书懒看,思家千里梦长通。
一身风化浑无补,归去须收耕稼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正月里从金州前往平利途中,在山间小馆吃饭休息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写得很生活化:村里的老翁给他倒茶,但茶碗都装不满;晚上有人提着灯笼,在野外的亭子东边喊人。这些细节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感受到山村的简朴和宁静。

中间四句是作者触景生情的感慨:春寒料峭中,巴山飘着细雨;夜深人静时,汉水吹来阵阵凉风。在外漂泊十年,连书都懒得看了;虽然离家千里,却常常梦回故乡。这里用"巴山雨"和"汉水风"两个意象,既写出了真实的气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自我反思:觉得自己这些年在外奔波,对社会没什么贡献,不如回家种地还能有点实际收获。这种想法既实在又带着点无奈,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感情真挚。通过旅途中的一个小片段,写出了长期在外漂泊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诗中那种淡淡的乡愁和略带自嘲的语气,很容易引起现代在外打拼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