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欢 十一月十六日祝黄梅伯先生生朝,和六禾。六禾用晁无咎体,少一韵,今从词律补之
如鲫名流,数诸贤过江,谁最枭采。耐冷头陀,曾饰出场冠佩。
修到罗浮玉骨,忍更效、阎浮时态。鼓暇滕阁吟秋,笔花常蘸烟霭。
一瓣心香下拜。想聪明冰雪,胸襟湖海。裙屐风流,梅栋诗名长在。
千顷清陂沾溉。记握管、曾窥天外。今纵说、香火因缘,种根萍梗何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为了祝贺黄梅伯先生生日而写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黄梅伯先生的尊敬和赞美。
开篇,作者提到“如鲫名流”,意思是当时名流众多,像鲫鱼一样频繁出现。但在这众多名流中,作者认为黄梅伯先生是最出类拔萃的。接着,作者用“耐冷头陀”来形容黄梅伯先生的坚韧和淡泊,即便在寒冷的境遇中也能保持冷静和从容。这里的“头陀”原本是指苦行僧,作者用这个词来比喻黄梅伯先生的高洁品格。
接下来,作者提到黄梅伯先生“修到罗浮玉骨”,意思是他的品格像罗浮山上的玉石一样纯净无瑕。作者认为黄梅伯先生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迎合世俗的风气,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和高尚。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黄梅伯先生的敬仰之情。他用“心香下拜”来形容自己对黄梅伯先生的尊重,认为黄梅伯先生的智慧和胸襟如同冰雪般纯洁,像湖海一样广阔。作者还提到黄梅伯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称他的诗名长存,像梅花一样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绽放,并且他的作品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曾经受到黄梅伯先生的启发,认为即使现在两人之间可能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但这份精神和思想的传承依然存在,就像萍水相逢的缘分,虽然短暂,却依然有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黄梅伯先生高尚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精神传承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