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的古松,赞美了它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
前四句写古松的传奇经历:峨眉山上的古老松树在严寒中依然存活,传说它曾见证仙人修炼("三洗髓"指仙人反复修炼的过程)。这棵松树经历过霜打、雨淋、雷劈等自然摧残,树干像千年蛟龙一样布满紫色鳞片,显得沧桑而威严。
中间两句用对比手法:城南曾经有千万株桃树,但战乱后连一株都不剩了。反衬出古松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古松虽然身形高大却显得孤独("偃蹇"形容弯曲艰难的样子),但它保持正直品性,因此得到神明庇佑。诗人通过古松的形象,歌颂了在逆境中坚守正直、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
全诗用蛟龙鳞甲、仙人洗髓等生动比喻,将松树人格化,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种坚韧精神的崇高与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