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哉二章(良哉,协帝赉也。)
巨望弥耸,其德不回。
乃眷西顾,赉公贤才。
帝曰钦往,时称良哉。
乃邦之彦,实民之怀。
飞荣骊阙,进秩兰台。(一章)
铜虎分符,朱藩戒路。
棠郊去思,潼江来暮。
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宽不容奸,直不抵忤。
煌煌发辉,绰绰垂裕。
翊彼天聪,克昌景祚。(二章)
乃眷西顾,赉公贤才。
帝曰钦往,时称良哉。
乃邦之彦,实民之怀。
飞荣骊阙,进秩兰台。(一章)
铜虎分符,朱藩戒路。
棠郊去思,潼江来暮。
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宽不容奸,直不抵忤。
煌煌发辉,绰绰垂裕。
翊彼天聪,克昌景祚。(二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赞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德才兼备的贤臣形象,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一章)
就像仰望高山一样,这位贤臣的品德崇高正直,从不偏离正道。上天眷顾人间,特别赐予了这样的人才。皇帝赞赏他,派他去治理地方,人们都称赞他"真是好啊!"。他是国家的精英,百姓真心爱戴。他的美名传到皇宫,官职也得到晋升。
第二部分(二章)
他带着铜虎符(权力的象征)去地方任职,红色车驾准备启程。他离开时,百姓像怀念甘棠树(典故:周朝召公在棠树下办公,后人爱惜此树)一样不舍;新到任时,连潼江都仿佛在欢迎他。他为人谦和宽厚,处事有原则尺度:宽容但不纵容奸恶,正直却不刚愎自用。他的光辉品德持续闪耀,给后世留下宝贵榜样。这样的人才辅佐皇帝,定能使国家昌盛。
诗词亮点
1. 用高山、光辉等意象比喻品德,形象生动
2. "棠郊""潼江"用自然景物侧面烘托民心
3. 通过"宽不容奸,直不抵忤"展现刚柔并济的为官智慧
4. 整首诗像一幅流动的画卷:从朝廷任命到地方治理,再到百姓爱戴
现代启示
这首诗其实在告诉我们:真正的优秀领导者应该品德与能力并重,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懂得变通;既要得到上级认可,更要赢得百姓真心拥护。诗中描绘的为官之道,对今天的公职人员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