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乙未)

书囊无底了无时,且趁春光去觅诗。
灼灼初阳干宿潦,香樟木对绿杨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清晨的闲适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诗人的随性心态:书籍永远读不完("书囊无底"),不如趁着大好春光去寻找写诗的灵感。这里用"书囊无底"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明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但也不必太过执着,偶尔放下书本感受生活也很重要。

后两句是精妙的春日特写:刚升起的太阳晒干了昨夜积存的雨水("宿潦"),香樟树与绿杨的枝条在晨光中相互映衬。诗人用"灼灼"形容朝阳的明亮耀眼,"干宿潦"这个细节既写出了夜雨初晴的清新,又暗含时光流转的意味。最后香樟与绿杨的并置,通过树木的香气和色彩对比,营造出鲜明的春日画面。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把读书人的雅趣和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机和随性而活的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在寻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