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

鸟长飞,兔不住,
暑往寒来朝复暮。朱颜未乞讨白发生,
三界茫茫何处去。本源自性无凋夔,
千圣皆从影中现。不离当处常湛然,
觅则知君不可见。忽然见,
倒骑牛兮入佛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生动的比喻和直白的语言,探讨了时间流逝、生命本质和心灵觉醒三个层次的主题。

第一层: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开头用"鸟飞兔走"(日月交替)描绘时光飞逝,像夏天变冬天、早晨变黄昏一样挡不住。人还没好好享受青春(朱颜),白发就冒出来了,在茫茫世界里不知何去何从。这里用日常可见的自然现象,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紧迫感。

第二层:超越表象的智慧 诗人突然转折:万物的本质(本源)其实永不衰败,就像历代圣贤都只是真理的"影子"。这个比喻很妙——好比月亮始终挂在天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它在水中的倒影。意思是说,永恒真理就在那里,只是人常被表象迷惑。

第三层:顿悟的玄机 最后用超现实的画面点题:当人停止刻意寻找("觅则不可见"),反而可能突然开窍——就像农夫倒骑牛进佛殿,用违反常理的场景比喻打破常规思维的觉醒。这种顿悟不是靠逻辑推演,而是心灵的自然呈现。

全诗像剥洋葱:先让我们焦虑于时光飞逝,接着揭示永恒真理其实触手可及,最后用幽默的画面告诉我们,真理不在远方,就在放下执念的当下。语言虽然简单,但把深刻的禅理说得像邻居聊天般亲切。

释行瑛

释行瑛,法号广鉴,俗姓毛,桂州(今广西桂林)人。住庐山开先寺。为南岳下十三世,东林照觉总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