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拓武梁画像歌
任城诸武汉高阆,名绩史家湮不彰。一时缨黻谁颉颃,选石写德均旂常。
更筑石室匠作良,摅骋技巧端表坊。寿藏久塞赵邠卿,锦城又圮文翁堂。
朱浮鲁峻讫李刚,我思不见劳相羊。武家林墓非遐荒,荣金吾丞斑敦煌。
更有吴郡丞开明,不同石阙相扶将。画像自宋传武梁,景伯精摹入纤芒。
访古直到别驾黄,高秋促骖贲嘉祥。紫云山色郁葱苍,往来搜剔穷回翔。
豁然崩动声礌硠,屹立石室遥相望。文字多逾数百强,见所未见夸鄱阳。
谋垂久远示亿疆,迁画植碑通力襄。更购佳木裁桷杗,庋碑有榭画有廊。
龛以栗主缭以墙,椒酒一卮神升香。毡腊万钱工丰穰,从此翠墨布四方。
书帕充馈联车航,岿然古榻其可忘。一十四翻标李唐,伏戏祝诵耕农皇。
轩辕创始垂衣裳,颛顼专谨狷不狂。帝俈有子圣德昌,有虞递禅姒氏王。
桀乃乘人日偕亡,曾闵大孝亲偕臧。老来弄雏倚匡床,丁兰已抱鲜民怆。
刑渠漏载我意伤,展对能无涕泗滂。旧迹灰灭梁季珩,此本初弆襄文箱。
押角提督兵马章,竹垞作缘到古杭。玲珑山馆百缗偿,至宝继归汪雪礓。
贯夫影摹见未尝,秋盦彫木今盛行。覃溪更为加考详,细书银烛神徬徨。
自诩金粟须弥藏,我怀此本更十霜。泲上俊游谢不侵,今乃不胫来神京。
一再闻之眉飞扬,㐆斋宵镫未渠央。探筹角隽词铿锵,我句未工浮巨觥。
打门照眼虹月光,本朝名笔萃琳琅。四代古泽溢芬芳,葫芦龙尾双山房。
载历松铁如沧桑,什袭完好无菑疡。疑有鬼神护缣缃,甄文更欲我友邛。
考实请为挈其纲,今全古缺试刌量。后百千祀何低昂,精椎融拓付严装。
沿隙证辨力无尪,枝岠未许嗤螳螂。帘前细雨吟风篁,扶扶墨采沛流浪。
我友诗成啸鸾皇,我诗蹇歰啼寒螀。平生鉴古具微长,爱玩不复羞空囊。
现代解析
这首诗《唐拓武梁画像歌》是一首赞美古代画像石刻艺术的叙事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武梁祠画像的珍贵价值和历史意义。以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
1. 主题内容 诗人通过描述山东武梁祠的汉代画像石刻(一种刻在石头上的古代图画),表达了对这些文物艺术价值的惊叹。诗中提到这些画像记录了上古帝王(如伏羲、黄帝)、孝子故事等历史场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文物已经损毁或被人遗忘,而武梁祠的画像却幸运地保存下来。
2. 艺术价值 - 细节描写:诗中提到画像"精摹入纤芒"(连最细微的线条都被精准复制),说明古人雕刻技艺高超。 - 历史意义:画像像一本"石头教科书",记录了从三皇五帝到夏桀的历史,还有孝子故事(如曾子、闵子骞),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3. 文物保护的感慨 - 诗人感叹许多古迹(如赵邠卿墓、文翁学堂)早已损毁,而武梁祠画像能留存是幸运。 - 描写后人如何保护这些文物:建碑廊、用栗木做匣子保护拓片,甚至不惜花重金("毡腊万钱")制作拓本流传。
4. 个人情感 - 诗人看到画像时"涕泗滂"(感动流泪),尤其对"丁兰刻木孝亲"(一个孝子故事)等场景产生共鸣。 - 最后提到自己虽然诗才有限("我诗蹇歰"像寒蝉叫声难听),但因热爱文物,仍愿倾尽热情去记录。
5. 语言特色 虽然原诗用古文写作,但诗人用了很多形象比喻:比如把文物比作"金粟须弥藏"(佛教中的珍宝山),把拓本流传比作"不胫来神京"(自己跑到京城),让枯燥的文物描写变得生动。
总结:这首诗像一篇"古代文物纪录片",既赞美了汉代石刻的艺术成就,又呼吁人们珍惜文化遗产。诗人用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这些沉默的石头背后鲜活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