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无心律 存十二首 其十 第十四

君不见。无心之大勤。
绝思绝念始殷殷。殷殷无念无不念。
无念无勤无不勤。如盲对色不见见。
如聋遇响不闻闻。法性本来恒寂灭。
迷者生心存所存。栖遑绕塔求功德。
昼夜辛苦事云云。岂悟所作唯迷倒。
乃更深机生死根。修善虽言得胜果。
地狱天堂恒对门。唯有不念归真寂。
魔王卷迹自亡魂。行路难。
行路难。深是难思法。
迷人梦里见三祇。学者那应超九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劝人别瞎忙活,要学会"无心"的生活智慧。全诗核心观点就三点:

1. 别被表面功夫骗了
开头用"君不见"提醒我们:很多人像没头苍蝇似的忙修行(比如绕塔祈福、日夜念经),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就像盲人看颜色、聋子听声音,根本抓不住本质。作者犀利指出:这些表面虔诚反而让人更执着,成了"生死根"——越努力离真理越远。

2. 天堂地狱一念间
诗中打破常规认知:修善行得福报、作恶事下地狱,这种非黑即白的观念本身就是陷阱。好比说天堂和地狱其实是对门邻居,执着于善恶分别反而让人困在轮回里。就像现代人拼命追求功德积分,可能只是自我安慰。

3. 真正的解脱之道
给出解决方案:要像镜子一样"不念"——不刻意追求也不刻意排斥,让心回归自然状态。这种状态下,连魔王(象征烦恼)都会自动消失。最后用"行路难"感叹:最难的不是拼命修行,而是看破这场人生大梦。

全诗妙在用了很多生活化比喻:盲人看画、聋子听响,让人瞬间理解"执着反而失去"的道理。最后两句更绝:迷信的人梦里苦修三劫(极长时间),而明白人一秒就能超越——点破顿悟的奥秘。这种颠覆常规的智慧,对今天焦虑内卷的现代人依然有启发:有时候放下比抓紧更需要勇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