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写给驸马张翼西的送别之作,背景是张翼西的妻子(公主)已经去世,他独自返回京城。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和典故运用,表达了深沉的离愁与人生感慨。
首联"昨岁星霜共尔行,今年杨柳又啼莺"用时间变化开篇:去年我们还一起经历风霜,今年却只能在莺啼柳绿的春天独自离去。这里"星霜"暗示共同经历的艰辛,"杨柳啼莺"反衬出离别的孤寂。
颔联"漳河铜雀淹新雨,燕市金台赴晓旌"用两地景物形成对比:漳河边的铜雀台(曹操建)笼罩在新雨中显得冷清,而燕市黄金台(燕昭王招贤处)却迎着晨光招展旌旗。暗示驸马将回到繁华京城,而诗人仍滞留他乡。
颈联"我醉但题《鹦鹉赋》,君归重惜凤凰声"用两个典故:诗人借祢衡写《鹦鹉赋》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醉态;而用萧史弄玉乘凤凰的典故,劝驸马珍惜曾经的美好(暗指已故公主)。
尾联"妆楼翠幕春无数,憔悴人间孙子荆"达到情感高潮:京城里妆楼依旧春色无边,但人间只剩憔悴的我们(孙子荆是晋代名士,此处诗人自比)。用永恒的春景反衬人事已非的悲凉,特别是"憔悴"二字点出驸马丧妻之痛与诗人落魄之悲。
全诗最动人的是藏在华丽典故下的真挚情感:通过铜雀台、黄金台等历史遗迹,鹦鹉、凤凰等意象,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特别是尾联用永恒的春景对照人间憔悴,让读者感受到再美好的事物也抵不过生死别离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