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牧羊图为王淂斋作
初平公,年少时,嬉戏不殊同队儿。
眉清目秀神仙姿,凡夫肉眼那相知。
牧羊适遇仙者俦,因缘夙契情相投。
金华山中共笑傲,蓬莱顶上同遨游。
蓬莱山,渺何处,东望沧溟蔼云树。
苍松翠竹落晴阴,碧洞丹崖锁寒雾。
朅来山中四十年,人间尘迹俱茫然。
难兄寻觅叹无缘,黄冠引上蓬莱巅。
蓬莱之山何所适,吸景餐霞自朝夕。
石鼎胡麻带露香,蓝田碧玉和烟湿。
问渠所牧者,笑指东山侧。
阿兄试看之,累累总顽石。
谁知仙家术妙非寻常,呼嘘造化日月壶中长。
等闲指挥一叱咤,乱山白石皆成羊。
安期生,魏伯阳,平生与之相颉颃。
神仙之说称荒唐,我亦叩之心茫茫。
蓬莱三岛足迹邈难到,对此画图题诗增慨慷。
眉清目秀神仙姿,凡夫肉眼那相知。
牧羊适遇仙者俦,因缘夙契情相投。
金华山中共笑傲,蓬莱顶上同遨游。
蓬莱山,渺何处,东望沧溟蔼云树。
苍松翠竹落晴阴,碧洞丹崖锁寒雾。
朅来山中四十年,人间尘迹俱茫然。
难兄寻觅叹无缘,黄冠引上蓬莱巅。
蓬莱之山何所适,吸景餐霞自朝夕。
石鼎胡麻带露香,蓝田碧玉和烟湿。
问渠所牧者,笑指东山侧。
阿兄试看之,累累总顽石。
谁知仙家术妙非寻常,呼嘘造化日月壶中长。
等闲指挥一叱咤,乱山白石皆成羊。
安期生,魏伯阳,平生与之相颉颃。
神仙之说称荒唐,我亦叩之心茫茫。
蓬莱三岛足迹邈难到,对此画图题诗增慨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初平的少年修仙成道的神奇故事,用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展现了凡人成仙的浪漫过程。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凡人时期(开头到"凡夫肉眼那相相知"):初平原本是个眉清目秀的普通少年,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这里暗示了"神仙也是凡人做"的道理。
2. 遇仙经历("牧羊适遇仙者俦"到"乱山白石皆成羊"):
- 放羊时遇到仙人结缘,一起在金华山修仙
- 四十年的修炼让尘世记忆模糊
- 哥哥来找他时,他展示了"点石成羊"的仙术
这部分最精彩的是把石头变羊的神奇场景,用"呼嘘造化""一叱咤"等动作描写,让仙术显得既潇洒又震撼。
3. 感慨抒情(最后八句):
诗人提到其他著名仙人,说神仙之事虽然听起来荒诞,但看着这幅画还是让人心驰神往。最后"蓬莱三岛足迹邈难到"道出凡人难成仙的遗憾,所以要通过题诗来抒发感慨。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哲理,说明普通人通过机缘和修炼也能超凡脱俗
2. "点石成羊"的奇幻场景充满画面感,像看神话电影
3. 结尾的感慨容易引起共鸣——虽然知道神仙传说虚无缥缈,但人们还是会向往那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就像现在我们看科幻电影,明知是假的还是会为其中的想象力着迷,古人看修仙故事也是同样的心理。诗人通过这幅画,既赞叹了画中仙境之美,也表达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普遍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