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夏肯父所性堂

心外非吾有,区间忝尔生。
道原无欠剩,物与共流行。
绳瓮谁言辱,旂常未足荣。
反躬深体认,莫浪付诗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的是人生中"内在追求"与"外在名利"的关系,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道理。

前四句说: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内心世界(就像说"手机里的相册才是真正记录你生活的"),世间万物都是共享的(像公园长椅谁都能坐)。所谓人生道理本来就很完整(就像大自然不会缺斤少两),万物都在自然运转(像四季轮回从不停歇)。

中间四句用两个强烈对比:住破房子不丢人(绳瓮指简陋生活),当大官也不值得骄傲(旂常是官员仪仗)。就像现在说"住出租屋不可耻,开豪车也没什么了不起"。

最后两句是核心建议:要经常反省自己的真实需求(像每天睡前复盘),别把精力都浪费在写表面文章上(浪付诗情指追求虚名)。相当于提醒我们"少刷存在感,多关注内心"。

全诗精髓在于:用"简陋vs豪华"的日常对比,戳破世俗名利的虚幻性。就像现代人常说"房子不在乎大小,关键是一家人开心",诗人早在宋朝就悟透了这个道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透名利却不消极"的智慧,既清醒又充满生活热情。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