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舜和使高丽十六韵

圣泽沾殊域,贤劳属近臣。
卷书辞翠幄,持节出丹宸。
恩饯来浮蚁,宫袍赐瑞麟。
赤心知报国,素志不谋身。
四牡遵涂急,三韩引领频。
华夷元共主,符命此更新。
驿路千山晓,王正万里春。
鳖桥成幻语,鸭绿是通津。
举国郊迎日,诸曹伴馆辰。
龙须专晏席,鹘舞乐嘉宾。
赋手看前辈,词峰詟远人。
端卿名久著,原父博无伦。
首夏应旋旆,同官每望尘。
神功烦纪录,帝学待敷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徐舜和的使臣奉命出使高丽(今朝鲜半岛)的场景,展现了明朝时期中外交往的盛况。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使命与荣耀(前八句) 诗人开篇就点明徐舜和出使是皇恩浩荡的体现("圣泽沾殊域"),他被选中是因为才能出众("贤劳属近臣")。离京时,皇帝设宴饯行("恩饯来浮蚁"),还赐予华贵的官袍("宫袍赐瑞麟"),说明这次出使非常重要。徐舜和也决心忠心报国("赤心知报国"),不顾个人安危。

2. 旅途与使命(中间八句) 描写使团快马加鞭赶路("四牡遵涂急"),高丽百姓翘首以盼("三韩引领频")。诗中提到"鳖桥""鸭绿"这些高丽的地标,说明使团已经到达目的地。高丽方面非常重视,全国上下都来迎接("举国郊迎日"),设宴款待("龙须专晏席"),还有歌舞表演("鹘舞乐嘉宾")。

3. 才华与影响(随后六句) 诗人称赞徐舜和的文采("赋手看前辈"),说他名声远播("端卿名久著"),学识渊博("原父博无伦")。这次出访不仅是一次外交任务,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机会。

4. 期待与展望(最后六句) 诗人预计使团将在初夏返回("首夏应旋旆"),同僚们都盼着他们归来("同官每望尘")。这次出使的见闻需要记录下来("神功烦纪录"),带回国内供皇帝参考("帝学待敷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生动展现了明代外交的礼仪和场面,让我们看到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 - 通过具体细节(如赐袍、设宴、歌舞)让历史场景鲜活起来。 - 塑造了一位忠诚、有才干的使臣形象,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责任感。 - 语言庄重但不呆板,既有官方文书的正式感,又不失诗歌的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