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洪山

岸帻临楚崖,携筇入云岫。
土阔泉水肥,木脱山容瘦。
江郭多苇芦,人家閟圭窦。
花放黄州菊,果熟云梦柚。
到山蛮童迎,入寺僧雏候。
粥鼓响诸天,法雨飞晴昼。
古碑龟趺缺,老树龙鳞皱。
宛转达山脊,突兀淩云搆。
峰高千盘曲,径危两崖斗。
石裂苍藓合,草枯古藤寿。
陡觉踪迹绝,自辟古今宙。
下瞰南湖山,历历入吾彀。
万马争齧决,群龙相奔凑。
鸿濛列画屏,造物工雕镂。
顿悟法界宽,一洗井底陋。
孤兴邈无极,胜事恐难久。
独坐上方灯,俛首闻梵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洪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和禅意哲思。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法雨飞晴昼")写登山途中的景象。诗人随意地扎着头巾,拄着竹杖走进云雾缭绕的山中。土地肥沃泉水充沛,秋冬时节树叶凋落让山显得清瘦。江边芦苇丛生,普通人家门户紧闭。路上看到黄州菊花盛开,云梦的柚子成熟。进山时有当地孩童迎接,寺庙里的小和尚早已等候。寺院钟声回荡,晴朗的白天仿佛下起了佛法甘霖。

第二部分("古碑龟趺缺"到"造物工雕镂")写山中的古迹和险峻景色。残缺的古老石碑,树皮像龙鳞般的老树。山路蜿蜒直达山顶,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山峰险峻道路盘旋,两边悬崖对峙。石缝里长满青苔,枯草中缠绕着古老的藤蔓。走到人迹罕至处,仿佛穿越了时空。从山顶俯瞰南湖山景,一切尽收眼底。山势如万马奔腾,群龙汇聚。大自然像精心雕刻的画屏,展现出鬼斧神工。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写诗人的感悟。面对壮阔山河,突然领悟到世界如此广大,洗去了自己井底之蛙的狭隘。独自产生的深远思绪,担心这样美好的体验难以长久保持。最后独坐在佛殿的灯光下,低头聆听诵经声,进入宁静超脱的境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动的比喻把山景写得活灵活现,如"万马争齧决"写山势奔腾,"老树龙鳞皱"写古树沧桑。 2. 通过空间变化展现游览过程,从进山、登山到俯瞰,最后回到寺庙,形成完整闭环。 3. 将自然景观与佛法感悟自然结合,在山水之美中体会生命真谛,最后归于平静的禅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