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年迈官员的谦逊自白,表达了他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荣誉的珍视。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职场心态
诗人说自己能力不足却混到了高龄官职("非才最忝预高年"),现在工作清闲接近退休("分务由来近挂冠")。他用"敢造钜贤论轨躅"表示不敢和贤能者比较成就,在官府工作只是图个安稳("幸依都府得盘桓"),展现了中国传统官员退休前典型的谦逊态度。
2. 文艺生活
诗中提到写诗唱和时自觉不够风雅("篇章捧和惭风雅"),暗示这是当时官员常见的社交活动。虽然自谦,但能参与其中显然让他感到欣慰,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诗词艺术的重视。
3. 身后之名
最后两句最动人:老人说若能允许他加入"睢阳五老"的行列(当时著名的退休官员团体),希望画像能永远流传("愿凭绘事永传看")。这透露出古人追求"青史留名"的心理,把画像视为延续生命价值的方式。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官员退休之际的典型心理:对职业生涯的谦逊总结、对文艺社交的眷恋、对身后名誉的珍视。最打动现代读者的可能是最后那个小心愿——通过画像获得某种形式的"永生",这种对生命痕迹的留存渴望,古今相通。
毕世长
毕世长(963--?)北宋官员。字从古,字夷仲,毕士安长子,河南郑州人。真宗天禧二年(1018)为虞部员外郎。仁宗天圣五年(1027)知台州。庆历二年(1042)任少府监,以司农卿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