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叹

骄龙走平陆,长空浩洪涛。天瓢翻不绝,雨师何乃劳。

出门畏无车,衢路多野蒿。后土吹未乾,庭树空萧骚。

兀坐悄无言,蚯蚓向我号。须臾赫羲轮,六合成炉鏊。

炎凉每如此,嗟嗟天盖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夏日暴雨前后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人生的无常感。

开篇用"骄龙"比喻闪电,形容暴雨来临时天空像被掀翻的洪水。雨后街道长满野草,庭院树木湿漉漉地摇晃,诗人独坐家中,连蚯蚓的叫声都听得清清楚楚。这里通过"蚯蚓向我号"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地表现出暴雨后的寂静。

但转眼间,太阳又毒辣起来,整个世界像被扔进火炉。这种极端的天气变化,让诗人感叹人世间的冷暖无常就像这反复无常的天气。最后"天盖高"三个字,既写实描述了天空的高远,又暗含对命运难以捉摸的无奈。

全诗最精彩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拟人化描写,把闪电比作游龙,把暴雨说成是天上的水瓢打翻了,把烈日比作火炉,让天气变化变得充满戏剧性。通过这些夸张的比喻,诗人其实是在说:人生就像这变幻莫测的天气,忽冷忽热,起起落落,让人措手不及却又无可奈何。

黄瑜

黄瑜,字廷美,自称双槐老人,香山(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约明孝宗成化中前后(1470年前后)在世,景泰七年(1456年)举人。他参加会试的时候名列乙榜,因为不愿去做不官,于是去做太学生,但接连几年参加会试仍没考中进士,只好由小官做起,后来曾升迁为惠州府长乐县知县。他做县官政绩颇佳,百姓也颇拥戴他。但他性情则刚直不阿,与上级关系处得不好,屡次得不到升迁,作了十五年知县后弃官不做,回到广州会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