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中秋任才仲陈去非会饮岳阳楼上酒半酣高谈大笑行草间出诚一时俊游也为赋之

岳阳楼高几千尺,俯视洞庭方酒酣。
万顷波光天上下,两山秋色月东南。
兴来鸾鹄随行草,夜永鱼龙骇笑谈。
我欲烦公钓鳌手,尽移云水到松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中秋夜在岳阳楼畅饮谈笑的豪迈场景,充满自由洒脱的江湖气息。

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岳阳楼之高,仿佛能俯视整个洞庭湖。诗人与友人酒至半酣,眼前是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远处君山和洞庭山在秋色中若隐若现,勾勒出开阔的中秋夜景。

五六句最有趣:文人兴致来了就挥毫泼墨,字迹如鸾凤飞舞;夜深人静时,他们谈笑风生到连水里的鱼龙都被惊动。这里用"鱼龙骇笑谈"的夸张描写,把文人放浪形骸的豪情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突发奇想:诗人想借友人"钓鳌"的能耐(比喻才华出众),把眼前的美景都搬到自己的小庵去。这个天马行空的想象,既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留恋,又透着文人特有的幽默感。

全诗妙在把文人聚会写得既风雅又狂放,月光、湖山、美酒、书法、谈笑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能看见一群才子在中秋月下忘情狂欢的画面。特别是"高谈大笑""行草间出"这些细节,把文人聚会时那种不受拘束的真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