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二
营丘鄙秦楚,霸业不可留。
牛山果足叹,当始于爽鸠。
况兹瀛壖外,日南一荒洲。
拥主思自固,焉能迓天庥?
嗟哉神龙裔,远逐蛟鱼游。
天地忽崩瓦,窜伏逃羁囚。
一龙五蛇俱,蜕骨归山丘。
海邦富族类,化为公与侯。
今车覆古辙,徒为万年忧。
牛山果足叹,当始于爽鸠。
况兹瀛壖外,日南一荒洲。
拥主思自固,焉能迓天庥?
嗟哉神龙裔,远逐蛟鱼游。
天地忽崩瓦,窜伏逃羁囚。
一龙五蛇俱,蜕骨归山丘。
海邦富族类,化为公与侯。
今车覆古辙,徒为万年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前四句用春秋时期齐国故事开篇:营丘(齐国都城)的统治者看不起秦楚两国,但齐桓公的霸业终究没能长久。牛山(齐景公登高流泪处)的叹息,其实从更早的爽鸠氏(传说中齐国始祖)时代就埋下伏笔。这里暗示任何政权都难逃盛衰规律。
中间八句转到现实:诗人所在的偏远海岛(可能指南明政权),有人想通过拥立君主来稳固权力,但这怎能得到上天保佑?明朝宗室(神龙裔)像被驱赶的龙蛇,在天地动荡中四处逃难。最终权贵们(公侯)不过是换了批人做,本质上和古代没区别。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现在的车轮正沿着古代覆灭的老路前进,这种重蹈覆辙的局面让人充满忧虑。全诗用龙蛇蜕骨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政权更替的残酷,提醒人们历史教训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