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邑中归田作 其一

朝与牛同出,夕与牛同归。
所遇但牧童,安复有是非。
贫家无僮婢,且喜牛常肥。
贤妻赖能勤,不废窗下机。
织成一疋布,将为贱者衣。
长作陇亩民,高歌望夕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满足和热爱。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自己每天的生活节奏:早晨和牛一起出门,傍晚和牛一起回家。这种日复一日的劳作虽然单调,但诗人却感到安心,因为他所遇到的都是牧童,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是非纷争。这种生活虽然清贫,但诗人并不觉得苦,反而因为牛长得肥壮而感到高兴。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家庭。虽然家里没有仆人和婢女,生活条件简陋,但他的妻子非常勤劳,一直在窗下织布。她织出的布匹,虽然是为贫贱之人做衣服,但诗人并不觉得低贱,反而感到自豪。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到踏实和满足。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愿意长久地做一个普通的农民,在田间劳作,看着夕阳西下,心中充满宁静和满足。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民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它告诉我们,生活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朴素的生活哲学,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