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庙

逆莽乘权窃神器,龙蛇战野天日蔽。
雄也作颂歆也臣,读书万卷纲常昧。
是时伏波伏草莽,怀才欲试空无计。
子阳隗嚣俱僣窃,纷纷割据皆称帝。
公时遨游蜀陇间,足履其庭心窃议。
世乱时危汉鼎移,回翔审顾难为地。
白水真人起南阳,苍生有托神明契。
英雄一见决先几,从此委身心不二。
始知帝王自有真,区区边幅徒滋伪。
聚米陈筹指掌中,中兴戡乱归睥睨。
风云遭际亦偶然,独具巨眼乘时会。
赤符应谶大创平,炎炎火德中天继。
徵侧披猖又寇边,一麾再扫交州沴。
至今铜柱标南服,当日明珠谗苡薏。
只此已足表旂常,胡为雄心犹奋励。
七十霜髯再据鞍,五溪南触蛮荒厉。
马革岂真求夙愿,久要竟堕斯言泪。
清浪滩头金碧辉,灵旗风卷彤云翳。
鹧鸪不呼神鸦翔,洪涛汹汹余战气。
舟师估舶尽解帆,巴童作舞楚巫祭。
试问云台何处问遗踪,公之英灵犹利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伏波将军)的传奇人生,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可以这样分析:

1. 时代背景:乱世出英雄
开头描写王莽篡汉的乱世,像"龙蛇混战""天日被遮蔽"一样黑暗。当时很多读书人(比如扬雄、刘歆)虽然学问好却站错队,而马援像藏在草野的明珠,等待机会。

2. 人生抉择:跟对人的智慧
马援早年遇到割据称帝的军阀(公孙述、隗嚣),表面恭敬心里却看穿他们没真本事。直到遇见光武帝刘秀,立刻认定这是真命天子,就像"白水真人"(刘秀)和百姓"神明默契"般注定成功。这里用"聚米排兵阵"的典故,展现他军事谋略。

3. 赫赫战功:南征北战的硬核人生
- 帮刘秀打天下:"风云际会"抓住机遇,像看穿天意般精准
- 平定交趾(越南):用"铜柱标南疆"说他在边境立界碑
- 老年征五溪蛮:70岁白胡子还要上马杀敌,最后"马革裹尸"(用马皮包尸体)战死沙场

4. 身后传奇:战神变守护神
最后写现代场景:伏波庙前神鸦盘旋、江涛汹涌仿佛还有战意,船夫们经过都要祭拜。说明百姓把他当保护神,比官方云台阁的画像(云台二十八将)更鲜活。

全诗亮点:
- 对比手法:把投机分子和马援的忠诚对比
- 画面感强:从战场硝烟到庙宇香火,像看电影
- 接地气的赞美:不吹捧功绩,而说"老百姓至今记得他"

核心就一句话:在混乱时代,有能力不难,难的是看清方向、坚持初心,这样的人死了都会被记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