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
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现代解析

这首《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喜庆氛围的颂歌,用华丽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来歌颂太平盛世。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天上人间的盛世图景
开篇用神话故事开场——"紫皇"(天帝)在仙台设宴,仙女打碎琼包(暗喻下雪)。接着笔锋一转,说这雪像是有人剪开银河、洗净兵器("甲兵都洗"),让世界变得纯净无瑕。这里用"玉样乾坤"形容雪后世界像玉石般晶莹,暗示国家治理得清明祥和。

2. 皇家气象与民生关怀
中间部分描写皇宫雪景:太液池冰消雪融,鳷鹊楼暖意融融,官员们清早退朝。通过"圣主忧民深意"直接点出皇帝心系百姓,而"转鸿钧"(转动造化之轮)的比喻,说皇帝治理让天下充满祥和之气。

3. 醉眼看瑞雪的深意
最后用喝酒赏雪的场景收尾。表面写人们在五云楼畅饮,细看漫天飞雪,但突然点破:这不是普通雪花,而是"丰年瑞"——预示丰收的祥瑞。这里用醉酒看花的错觉,巧妙地把雪和治国成果联系起来。

全诗亮点
- 通篇用"雪"作线索,从神话到现实层层推进
- "洗甲兵""玉样乾坤"等比喻新颖,把政治清明具象化
- 最后三句神来之笔,将普通雪景升华为国家祥瑞,达到歌功颂德却不露痕迹的效果

本质上,这是首高级版的"马屁诗",但作者用神话意象、自然景观和微醺视角包装得雅致脱俗,展现了宋代宫廷词的典型风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