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刘都司绍诗并叙

伊昔负雄略,义客王师垒。
决志归一途,预筹失得累。
败亡均自取,好恶擅功罪。
在在势相高,起非衣裳会。
利器已瓜裂,外否由中溃。
孤愤委良谋,全身保先退。
我时瘴疠使,分迹南荒最。
子学鲁仲连,乘风蹈沧海。
区区縻浙食,友信鱼鳞萃。
远得翰林书,殷勤报同类。
子以直相忤,去国佐中外。
汾阳知待士,得才契鱼水。
青蝇登市朝,兀隉贤良辈。
周吕⑴我同侪,去留岂乖背。
梦寐想容辉,停云邈如对。
始子过西湖,我适先归佩。
应酹岳王坟,莼羹斫鲈鲙。
及兹一握手,惊喜成聊赖。
共保生还躯,暂收家国泪。
死者何茫茫,生者蓬根脆。
离别踰十年,几何天地内。
寰极閟神宝,嘉遁严幽晦。
将使全天彝,同尘养贞遂。
归来旧云壑,第屋依松桧。
翾飞在清时,德盛功逾迈。
相望泰山高,萦结黄河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叫刘绍的官员写给朋友刘都司的赠别之作,通过回顾两人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无奈。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回忆两人年轻时都怀有报国壮志("伊昔负雄略"),但现实很残酷。诗人用"败亡均自取"暗示官场险恶,正直的人反而容易获罪。这里用"利器已瓜裂"比喻国家已经分裂衰败。

2. 中间讲述两人的不同选择:诗人自己被贬到南方("我时瘴疠使"),而刘都司像古代名士鲁仲连一样选择了隐居("子学鲁仲连")。虽然分隔两地,但保持着书信往来("远得翰林书")。

3. 接着描写重逢的喜悦("及兹一握手"),但更多是感慨:十年乱世让很多人死去("死者何茫茫"),活着的人也像蓬草一样漂泊无依。诗人用"泰山高""黄河带"这样宏大的意象,反衬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

4. 最后表达理想:虽然现实黑暗("寰极閟神宝"),但仍要坚持道德操守("全天彝")。诗人向往回归山林的生活("归来旧云壑"),在清净中修养品德。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青蝇登市朝"这样生动的比喻,把谗佞小人比作苍蝇,形象地写出官场腐败 - "生者蓬根脆"这样贴切的比喻,道尽乱世中人的脆弱 - 既有对时代悲剧的深刻反思,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气节 - 在悲凉中透出温暖,展现真挚的友情

全诗通过个人命运折射时代动荡,在无奈中仍坚持理想,这种复杂情感很容易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