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友人王次菊的作品,用两个生动的历史典故串联起两人的情谊和死别的突然,情感真挚而含蓄。
上联用"竹林七贤"的典故:作者把自己比作阮籍的侄子阮咸(阿咸),将逝去的友人比作慧眼识人的阮籍。两人像竹林名士般交往三十年,回忆当年自己带着名帖(怀刺)初次登门时,友人就像阮籍赏识晚辈一样热情相待。"青眼"指特别看重的眼神,暗含知遇之恩。
下联切换到重阳节饮菊花的场景:正当作者在重阳节对着菊花饮酒(暗含思念之情)时,突然收到报丧的仆人(走伻)送来讣告。这里用陶渊明的典故——传说陶渊明重阳节对菊饮酒时,有白衣人送酒而来。作者反用典故,说这次来的白衣人竟是报丧使者,突出死亡来临的猝不及防。
全联通过"竹林游"与"菊花饮"两个文人雅事的对比,既展现二人志趣相投的深厚友谊,又用"忽"字转折强调生死无常的悲痛。典故用得自然贴切,不显堆砌,在典雅表达中传递出真挚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