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峰

一峰屹立万山低,造化生成笔一枝。
锐颖常沾雨露泽,光芒直射斗牛墟。
江山北去呈文字,海岛南来作砚池。
对此挥毫轻借力,青云独步到天衢(以上光绪《澄迈县志》卷一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形似毛笔的山峰,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文人的抱负。

前两句把山峰比作一支巨大的毛笔,说它独自耸立在群山之中,仿佛是上天精心打造的一支神笔。这里用"屹立"和"低"的对比,突出了文笔峰的雄伟气势。

中间四句继续发挥毛笔的想象:笔尖(锐颖)常沾雨露就像蘸墨,山峰的光芒直冲云霄(斗牛墟指星空);向北望去的江山就像铺开的纸张,南边的海岛则像盛墨的砚池。这些比喻把自然景观和文人书写工具巧妙结合,画面感很强。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面对这样的奇景,仿佛能轻松挥毫,借着这股气势平步青云直达天庭。这里表达了作者渴望借助文笔峰的神韵,实现文学成就和人生抱负的愿望。

全诗最妙处在于把一座山完全想象成书写工具,通过"笔-墨-纸-砚"的完整书写系统,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既赞美了山水奇观,又抒发了文人志趣,读来气势磅礴又意趣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