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梦庐南归

何事风波不闭门,担书归卧絮窠温。
厌看冠盖京华满,犹及田园旧菊存。
异地相怜吾欲涕,有涯知殆子能尊。
江湖岁晚愁难说,我亦逢人未敢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要离开京城回老家,诗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既羡慕又伤感。

前两句说朋友为啥要冒着风波赶路回家,原来是回去享受温暖的草窝(用柳絮比喻简陋但温馨的家)。这里用"絮窠"这个可爱的比喻,把穷人家的屋子说得特别有温度。

中间四句是重点:诗人说看腻了京城里到处是当官的车马(冠盖),朋友还算幸运,老家菊花还没凋谢。两个异乡人互相心疼,诗人说自己都快哭了,但夸朋友懂得"人生有限"的道理(用《庄子》的典故说生命有尽头)。这里能感受到诗人既羡慕朋友能逃离官场,又舍不得分离。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年底的江湖(指漂泊生活)让人愁得说不出话,诗人遇见别人都不敢提这些心事。这种"不敢言"的压抑感,反而让读者更能体会他内心的孤独。

全诗妙在把复杂的情绪藏在简单的画面里:朋友的归途、京城的车马、老家的菊花、冬天的江湖,每个意象都在说话。诗人没有直接抱怨官场多黑暗,但通过"厌看冠盖"和"未敢言"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苦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