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一首 其一

山上栏外,水下槛前。
夜兔光雪,昼乌辉火。
黄头出妙,净名入玄。
胡僧印心,卢公传衣。
张三野曲,李四樵歌。
船动碧波,海浸孤天(岁旦)。

现代解析

这首《偈颂四十一首 其一》像一幅充满禅意的山水画,用简单自然的意象传递深刻的哲理。

前四句描绘了两种极致的自然景象:山上栏杆外是静谧的世界,水下门槛前藏着另一个空间;夜晚的月光像雪一样皎洁,白天的太阳像火一样炽热。这些对比展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对立统一的美。

中间四句通过人物典故暗喻智慧传承:黄头(可能指达摩祖师)展示精妙佛法,净名(维摩诘居士)进入玄妙境界;胡僧(印度僧人)以心印心传授禅法,卢公(六祖慧能)继承衣钵弘扬禅宗。这里用历史人物象征智慧的接力传递。

最后四句转向民间生活:张三在野外哼着小调,李四砍柴时唱着山歌;船只划破碧波,海水倒映着孤天。这些画面把高深的禅意拉回人间烟火,说明真理既在玄妙境界里,也在平凡生活中。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禅宗典故-民间生活"的递进,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世界的奥秘无处不在,无论是壮丽山河、祖师智慧还是百姓日常,都蕴含着同样的生命真谛。就像新年(岁旦)象征轮回新生一样,万物都在简单中见深刻。

释慧晖

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