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辱太常卿沈芳杨先生招饮赋谢

天下安危系重身,潇然远韵脱风尘。
一夔足矣需调鼎,两袖清哉任积薪。
座上倾尊堪拟北,都中下榻愧非陈。
深谈不涉寒暄语,半是忧边半虑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感谢沈芳杨先生邀请喝酒时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位官员的敬佩和对国家百姓的关心。

前两句说沈先生虽然身居要职(太常卿是管礼仪的大官),但为人洒脱不摆架子。"一夔足矣"用古代乐官夔的典故,说沈先生一个人就能把国家大事处理好;"两袖清"夸他为官清廉,哪怕被冷落(积薪指坐冷板凳)也保持操守。

中间两句写酒局场景:用"倾尊拟北"形容主客痛快对饮的豪迈,又谦虚地说自己不像古代陈蕃那样有资格被款待。最后点明这场谈话的特殊之处——没有客套寒暄,聊的全是国家边防和民生疾苦这些正经事。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结尾:在推杯换盏的酒桌上,两个心怀天下的人不谈风月,只忧国忧民。这种超越个人享乐的责任感,让普通的饭局有了不普通的意义。诗中用"脱风尘""两袖清"等词勾勒出清官形象,用"忧边虑民"点明志士胸怀,既有对主人的赞美,也暗含作者自己的抱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