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虞美人草歌戏成

心似合欢因恨结,眉如别柳为愁弯。
樽前舞影风能偃,争奈当年力拔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生动的比喻和画面感,描写了一个被爱恨纠缠的愁苦女子形象。

前两句"心似合欢因恨结,眉如别柳为愁弯"用植物作比:心像合欢树一样因为怨恨而纠结缠绕,眉毛像离别的柳枝因为忧愁而低垂弯曲。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巧妙,把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了。

后两句"樽前舞影风能偃,争奈当年力拔出"更富戏剧性:在酒杯前跳舞的身影连风都能吹倒(形容柔弱),可谁能想到当年她竟有力气挣脱束缚。这里用"柔弱舞影"与"当年力拔"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女子为情所困的挣扎过程。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感:明明被情所伤、为情所困,却还是放不下。就像合欢树的缠绕、柳枝的低垂,看似柔弱却暗含韧性。诗人用"戏成"的轻松口吻,反而让这份愁绪显得更加真实动人。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