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
梦醒不复寐,披衣中夜起。
辘轳寂未声,寒窗照破纸⑴。
乾坤只一皓⑵,圆魄无纤滓。
人游于光中,顾影一粟耳。
我魂为之濯,焉用冰壶水。
人天气交澄,不能言所以。
兰焰未残烟,冷香生露蕊。
满耳砌蛬音,断续不肯已。
小童忽呓言,梦中作悲喜。
辘轳寂未声,寒窗照破纸⑴。
乾坤只一皓⑵,圆魄无纤滓。
人游于光中,顾影一粟耳。
我魂为之濯,焉用冰壶水。
人天气交澄,不能言所以。
兰焰未残烟,冷香生露蕊。
满耳砌蛬音,断续不肯已。
小童忽呓言,梦中作悲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半夜醒来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开头写诗人从梦中醒来无法再睡,披上衣服半夜起身。此时四周寂静,连打水的辘轳声都没有,只有月光透过破旧的窗纸照进来。这里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
接着描写月光下的世界:整个天地间只有一轮皓月,纯净无瑕。人在这样的月光中,显得十分渺小,就像一粒小米。但诗人的灵魂却因此得到净化,比用冰壶水洗涤还要纯净。这里用月光象征纯净与美好,人在其中感受到心灵的升华。
随后写人与自然的交融:天地间的气息与人的气息相互澄澈,这种感受难以用语言表达。此时灯焰未灭,露水中的花朵散发着冷香,蟋蟀的鸣叫断断续续不停。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夜的生动感。
最后突然插入小童的梦话,他在梦中经历悲喜。这一笔打破了夜的宁静,带来一丝人间气息,与前面的静谧形成对比,让整首诗更有层次。
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深夜的静谧之美,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心灵的净化。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