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阻风鸿宝伯命酌东楼

虚阁平临积水坡,授衣犹觉暮寒多。
钟声清自洲前出,雨色昏从几上过。
百叠蘼芜萦远楫,千行鸥鹭隐残荷。
凄其士女登临少,静对牺尊拭太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在南湖边被风雨阻隔的场景,充满了萧瑟寂寥的美感。

首联写诗人登上临水的楼阁,感受到深秋的寒意。"授衣"二字点明这是农历九月需要添衣的季节,暮色中的寒意更添几分孤寂。

颔联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营造意境:远处洲渚传来清越的钟声,而近处案几上却笼罩着昏暗的雨色。一动一静,一远一近,形成巧妙的空间感。

颈联用细腻的笔触勾勒湖面景色:层层叠叠的蘼芜草缠绕着远去的船桨,成群的鸥鹭隐没在凋残的荷叶间。"百叠""千行"的夸张手法,让画面充满动感与生命力。

尾联转入抒情,感叹来此登临的文人雅士稀少,只能独自擦拭着酒杯和宝剑。这里"牺尊"是古代酒器,"太阿"是名剑,暗示诗人虽身处寂寥,仍保持着文人的雅致与豪情。

全诗以风雨中的南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文人面对秋日萧瑟时既感伤又豁达的复杂心境。诗中"蘼芜""鸥鹭"等意象清新自然,对仗工整而不失灵动,体现了明代诗歌清丽含蓄的风格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