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春日海潮图,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神话色彩。
前两句写大海的永恒力量:海水自古奔流不息,春天潮水暴涨,猛烈拍打江心的礁石。"怒触"二字让海浪有了脾气,像发怒一样撞击岩石,画面充满动感。
三四句转向神秘氛围:雾气阴雨中隐约出现海市蜃楼(古人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幻象),月光星光穿透海水,仿佛能照进海底鲛人(传说中的人鱼)的住所。这里用神话元素让景色更奇幻。
五六句写惊涛骇浪:暖春的桃花汛(春季因桃花开放出现的涨潮)掀起滔天巨浪,人们常听到深水洞穴中传来蛟龙的吼叫。诗人用"蛟龙号"把自然声响想象成龙吟,突出潮水的震撼力。
最后两句转回人间视角:船夫突然驾船冲过浪涛,激起的雪白浪花追赶着小船。"飞雪"比喻浪花,"逋"(追赶)字让浪花活了起来,仿佛在和船只嬉戏,紧张中带着一丝俏皮。
全诗把自然力量和神话想象结合,既有排山倒海的壮阔,又有海底世界的神秘,最后用船夫轻巧过浪的细节收尾,张弛有度。普通人读来既能感受到潮水的震撼,又能享受神话故事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