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东湖玩月

洞庭木脱渺愁余,倚棹寒流挹望舒。
笛里关山清夜怨,镜中楼阁美人居。
天高风转依枝鹊,川静波腾纵壑鱼。
直是乘槎度银汉,都看白露下前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东湖赏月的场景,充满了幽静、孤寂又略带梦幻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泛舟湖上,看到洞庭湖畔树叶凋零,内心泛起淡淡忧愁。他停下船桨,在寒冷的湖水中舀起一捧月光("望舒"是月亮的别称),这个动作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中间四句用四个精巧的比喻勾勒出秋夜美景:远处传来的笛声像在诉说关山夜行的孤寂,湖面倒映的楼阁宛如美人居住的仙境;天高风急,惊醒了栖息枝头的喜鹊,平静的湖面下鱼儿欢跃,仿佛要飞出深渊。这些画面一动一静,虚实相生。

最后两句将意境推向高潮:诗人感觉自己像乘着木筏横渡银河,看着晶莹的露珠洒落台阶。这里用"乘槎度银汉"的典故(传说有人乘木筏到天河遇见织女),把现实的湖景升华成遨游天际的奇幻之旅。

全诗妙在将寻常的秋夜观景写得亦真亦幻,既有"木脱""寒流"的萧瑟实景,又有"镜中楼阁""纵壑鱼"的瑰丽想象,最后以银河白露收尾,让整首诗像一场清冷的梦境,完美呈现了秋夜既寂寥又空灵的特殊美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