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像一幅精巧的风景画,用最简练的笔墨勾勒出灵动的水乡景致。
前句"十字水中分岛屿"描绘的是水系纵横的景象:河水像十字线般交错流淌,自然地将水中的陆地分割成几座小岛。这里用"分"字特别巧妙,既表现了水流切割陆地的动态,又让整个画面产生几何美感,就像用尺子在水面画格子一样规整有趣。
后句"数理花外见楼台"则把视线转向岸边:透过几枝斜伸的花木("数理"指少量花枝的线条),隐约能看到远处的亭台楼阁。"花外"二字用得极妙,既点出近景的花枝作为视觉框架,又用"见"字引导读者视线穿透花丛,形成中国画般的框景效果。
两句话共同特点是善用数字和空间关系:"十字"是数字化的形状,"数理"是量化的线条,"分"与"见"都是空间动词。诗人像建筑师般精确,又像画家般写意,用二十个字就搭建出层次分明、虚实相生的立体景观。这种将数学美感融入自然风光的写法,既新鲜又耐人寻味。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