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钟陵(今江西南昌)寒食节那天,一群朋友在江边郊外游玩的场景。寒食节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禁火寒食,以纪念传说中的介子推。
诗中首先提到,在寒食节这一天,诗人们乘坐着香车宝马,一同前往江边游玩。"楚江湄"指的是江边的地方。接下来,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游玩时的欢声笑语。云间隐约可以看到嬉戏的女孩子,地上则是踢蹴鞠的孩子们,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何处寄烟归草色,谁家送火在花枝",这两句诗用自然景象来渲染节日的气氛。烟随着风飘向远方,草色映衬着天空的颜色,而送火的活动则在花枝间进行,给人一种春天生机勃勃的感觉。
最后,诗人写到,他们畅饮着冷酒,每个人都喝得差不多了,躺在垂柳下,似乎已经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繁华。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放松自我的感觉,是都市生活中难得的一刻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寒食节时人们欢乐游玩的场景,以及这种游玩中蕴含的轻松愉悦的心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唐代社会对于节日的重视,以及人们在闲暇时光追求快乐的精神面貌。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