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作消寒会不果 其二

嘉门两载度春明,寂历深知冷暖情。
豪士难为乡里善,仙才合向禁坡行。
词章少日秦淮海,独步今时薛道衡。
纵欲消寒谁入会,拥裘兀坐听潮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想办个"消寒会"(冬天朋友聚在一起取暖的活动),但最后没办成的遗憾心情。

前两句说自己在京城住了两年,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冷暖情")。三四句用对比手法:有才华的人在家乡反而难被认可("豪士难为乡里善"),真正的人才应该去朝廷发展("禁坡"指皇宫)。

五六句用两个历史人物自比:年轻时像宋代词人秦观(秦淮海)一样文采飞扬,现在则像隋朝大文人薛道衡那样独步文坛。这里既有对才华的自信,也暗含怀才不遇的感慨。

最后两句点题:就算想办消寒会也找不到合适的朋友,只能裹着皮裘独自听潮声。通过"拥裘兀坐"这个孤独画面,把前面所有的世态感慨、怀才不遇都收束成一声无奈的叹息。

全诗妙在把一次聚会流产的小事,写成了一面照见人情冷暖的镜子,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保持着文人的清高姿态。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孤独听潮的画面,让所有不得志的读者都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