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看芍药
芍药最数东西丰,尚书载酒门生从。
风日清酣初破萼,绣谷十里攒芳丛。
短篱曲径披赏遍,名园步入花光浓。
朝云英英铺粉白,晚霞艳艳摇铅红。
钿车宝马不知数,喧蜂乱蝶俱悤悤。
自昔从公醉使院,洛下珍卉来吴中。
含清(亭名)高会婪尾盛,倡妍酬丽年年同。
十枝五枝斗姿媚,三朵两朵标丰容。
此处娇花乃万本,周围锦浪亭浮空。
举杯忽悟昌黎句,狂香浩态今相逢。
风日清酣初破萼,绣谷十里攒芳丛。
短篱曲径披赏遍,名园步入花光浓。
朝云英英铺粉白,晚霞艳艳摇铅红。
钿车宝马不知数,喧蜂乱蝶俱悤悤。
自昔从公醉使院,洛下珍卉来吴中。
含清(亭名)高会婪尾盛,倡妍酬丽年年同。
十枝五枝斗姿媚,三朵两朵标丰容。
此处娇花乃万本,周围锦浪亭浮空。
举杯忽悟昌黎句,狂香浩态今相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丰台地区芍药花盛开时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赏花饮酒的雅致情趣。全诗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点明地点和人物——丰台的芍药最好看,尚书大人带着酒,门生们跟随他一起来赏花。"风日清酣初破萼"到"晚霞艳艳摇铅红"这几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芍药初绽的娇美姿态:在晴朗的天气里,花朵刚刚绽放,十里花田像锦绣般绚烂。短篱笆间的小路都走遍了,又来到名园,这里的花开得更盛。早晨的花像白云般洁白,傍晚的花像晚霞般红艳。
中间部分写赏花的热闹场面:华丽的马车络绎不绝,蜜蜂蝴蝶在花间飞舞。诗人回忆起往年跟着尚书大人在使院喝酒赏花的情景,那些从洛阳、吴中运来的名贵花卉。"含清亭"里的聚会总是很尽兴,大家吟诗作对,年复一年。这里用"十枝五枝"、"三朵两朵"这样口语化的数量词,让描写更显亲切。
最后四句将场景推向高潮:这里有上万株娇艳的芍药,像彩色的波浪环绕着亭子。诗人举杯时突然想到韩愈的诗句,觉得眼前这狂放的香气、浩荡的花海,正是古人笔下描绘的景象。结尾巧妙化用典故,既赞美了眼前美景,又增添了文化底蕴。
全诗就像一幅生动的游春图:有绚烂的花海,有热闹的人群,有雅致的聚会,更有诗人触景生情的感悟。诗人用"绣谷"、"锦浪"等比喻让画面更绚丽,用"喧蜂乱蝶"等动态描写增添生气,最后借古喻今,让简单的赏花活动有了更深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