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无宰李见澜阁眺

山阁水为屏,窗虚凉自生。
风来花有态,春入鸟移声。
芳树时垂屋,洪波欲上城。
高谈寄寥廓,华烛坐深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高楼上眺望风景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

开头两句"山阁水为屏,窗虚凉自生"是说这座建在山上的楼阁以水面为天然屏风,敞开的窗户让凉风自然流动。这里用"水为屏"的比喻很巧妙,既写出环境清幽,又暗示视野开阔。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动态描写:微风吹来,花朵轻轻摇曳像在跳舞;春天到了,鸟儿的叫声都变得不一样了;繁茂的树枝时不时垂到屋檐边;远处汹涌的波涛仿佛要漫上城墙。诗人用"花有态""鸟移声"这样拟人化的表达,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让读者仿佛能看见花朵摇曳的姿态,听见不同季节的鸟鸣变化。

最后两句转到人的活动:诗人和朋友们在这开阔的天地间高谈阔论,点着华丽的蜡烛一直聊到深夜。"寥廓"既指物理空间的开阔,也暗喻心胸的宽广。烛光与夜色形成温馨对比,展现出文人雅集时忘却时间流逝的惬意。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山水画,从远到近,从白天到夜晚,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完美融合。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春夜楼台上清风徐来、花影摇曳的美好时光,以及文人相聚时畅所欲言的快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