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死亡的态度,模仿古代文人的方式提前给自己写挽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生死观。
开头列举了四位古代文人:宋玉为老师写《招魂》,陶渊明给自己写《挽歌》,陆机和秦观也写过类似作品。作者说自己仰慕这些先贤,所以也提前写自己的挽歌。
中间用"露朝晞"(清晨露水很快会干)比喻生命短暂,说自己的坟墓(石山室)终有一天会住进去。这里没有恐惧,反而有种平静接受的感觉。
最后两句最特别:作者嘱咐亲友们不用等自己死后才写悼诗,现在就可以写,甚至可以用乐器(铎)来娱乐自己的"尸体"。这种活着就提前"彩排"身后事的想法,既幽默又洒脱,把死亡这件沉重的事说得轻松自在。
全诗用典而不晦涩,把死亡写得像出门做客一样自然。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超然的态度——不逃避死亡,也不悲悲切切,反而带着几分玩笑意味,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生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