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集浮邱社 其一

传闻王子晋,笙鹤访浮邱。
邂逅葛仙令,相期汗漫游。
双舄应难系,丹砂信可求。
沧桑千劫火,天地一虚舟。
我是陈崇艺,餐霞几百秋。
城隅荡春水,沙边种橘洲。
深谷变高岸,杰阁雄南州。
结构者谁子,金门一隐侯。
曾侍玉皇宴,早登清庙球。
偃蹇似方朔,诗书富邺侯。
黄阁待调燮,青山任去留。
翻然遗胜景,付此方外俦。
悲鸣立仗马,商声歌饭牛。
此丘二三月,黄鹂声啁啾。
倦鸟投林乐,冥鸿无弋忧。
因忆壮年苦,枕戈眠戍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侠色彩的春日景象,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用神话传说营造氛围:提到了仙人王子晋乘鹤来访浮邱山,又偶遇道家仙人葛洪,相约一起云游四方。这些神仙故事为全诗奠定了超脱尘世的基调。

中间部分展现了两种人生状态的对比:
1. 理想中的仙人生活:可以摆脱世俗束缚("双舄应难系"),追求长生不老("丹砂信可求"),看淡世事变迁("沧桑千劫火"),像一叶小舟般逍遥自在。
2. 现实中的作者境遇:自称"陈崇艺",虽然向往餐霞饮露的仙人生活,但现实中看到的是城市春景、沙洲橘林,以及随着时间变迁的地貌("深谷变高岸")。

随后笔锋转向对一位隐士的描写:这位隐士虽然曾在朝廷任职("曾侍玉皇宴"),学问渊博如汉代东方朔,藏书丰富如唐代李泌,但最终选择归隐青山,把美景留给方外之人。这里暗含了作者对仕隐选择的思考。

结尾通过几个生动意象表达人生感悟:
- "立仗马"和"饭牛歌"的典故,暗示官场束缚与田园自在的对比
- 春日黄鹂的鸣叫、归巢的倦鸟、自由的飞鸿,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图景
- 最后回忆起年轻时军旅生涯的艰苦,与眼前宁静春景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神话传说和自然景物作衬托,展现了作者在仕途与隐逸之间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神仙般自由生活的向往,又透露出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悟。诗中"沧桑千劫火,天地一虚舟"等句,特别能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