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峰碧·廿三夕续成此解,时闻妇病,将南归

梧露新凉送。
月漏纱幮缝。
红穗疏镫照夜深,禁不起,秋心重。
莫听关山弄。
千里相思共。
恨煞层层大海波,分明阁住离人梦。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秋夜思念远方病重妻子的心情,语言直白却情感深沉。

上片写秋夜孤寂。梧桐叶上的露水带来凉意,月光从纱帐缝隙漏进来。一盏油灯的火苗在深夜摇曳,灯芯结出的穗花(红穗)显得稀疏暗淡。这样的秋夜让人承受不住思念的重量。"秋心"二字巧妙拆解"愁"字,点明主题。

下片直抒胸臆。劝自己别听《关山月》这类思乡曲调,因为相隔千里的夫妻本就心意相通。最可恨的是茫茫大海的波涛,明明近在咫尺("阁住"即阻隔),却硬生生切断了相会的梦境。"恨煞"这个口语化表达,把对地理阻隔的怨愤写得格外鲜活。

全词妙在: 1. 用"梧露""月漏"等生活细节营造清冷氛围 2. "红穗疏灯"的意象既写实又象征思念的微弱火光 3. 结尾把抽象思念具象化,波涛成了拆散梦境的具体恶人 4. 口语化词汇(禁不起、恨煞)让古典词有了生活气息

就像现代人深夜独坐时,看着台灯的光晕想家,明知视频通话能见面,却因种种现实阻碍不能团聚的怅惘。古人用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今人依然能共鸣的离别之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