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除诗
建国惟神业,十世本灵长。
除苛逾汉祖,徯后类殷汤。
满盈既亏度,否运理还康。
平阶今复睹,德星行见祥。
定寇资雄略,静乱属贤良。
执讯穷郢鲁,吊伐遍徐扬。
破敌勋庸盛,佩紫日怀黄。
危苗既已窜,妖沴亦云亡。
成功勒云社,治定理要荒。
收戟归农器,牧马恣刍场。
开山接梯路,架海拟山梁。
闭欲同彭老,延寿等东皇⑴。
除苛逾汉祖,徯后类殷汤。
满盈既亏度,否运理还康。
平阶今复睹,德星行见祥。
定寇资雄略,静乱属贤良。
执讯穷郢鲁,吊伐遍徐扬。
破敌勋庸盛,佩紫日怀黄。
危苗既已窜,妖沴亦云亡。
成功勒云社,治定理要荒。
收戟归农器,牧马恣刍场。
开山接梯路,架海拟山梁。
闭欲同彭老,延寿等东皇⑴。
现代解析
这首《建除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国家从建立到繁荣的完整历程,就像在讲一个励志的成长故事。
1. 建国与除暴(前四句)
开篇说建国是神圣事业,新王朝延续了前代的福气。接着夸赞新统治者比汉高祖更仁慈,像商汤一样贤明,废除了严苛政策,让百姓松了口气。这里用历史名人作比较,突出统治者的英明。
2. 克服困难(中间八句)
承认国家曾经历混乱("满盈既亏度"),但通过努力重回正轨。描写了平定叛乱、招贤纳士的治国过程,特别提到军队南征北战的功绩——打到湖北山东(郢鲁),安抚江苏一带(徐扬),将领们因战功获得高官厚禄("佩紫怀黄"指当大官)。
3. 太平盛世(后八句)
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和平景象:流寇逃窜、灾祸消失,武器变农具,战马悠闲吃草。国家开始搞基建——开山路、修跨海大桥("架海拟山梁"是比喻)。最后两句说统治者像彭祖一样懂养生,想和神仙东皇一样长寿,暗指希望盛世长存。
全诗亮点
- 讲故事结构:像一部快进版历史剧,从开国→动荡→平乱→建设→理想生活,脉络清晰。
- 接地气的比喻:用"武器变农具""战马吃草"这样具体的画面,代替空洞的赞美。
- 隐藏的小幽默:结尾突然跳到统治者想长寿,让人会心一笑,暗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本质上,这是一首包装成诗歌的"国家发展报告",但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把治国理政讲得既有史诗感又带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