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 其七

旸谷上寒日,影射扶桑枝。瞬息及中天,流光迅难持。

人生百年内,昂昂何所施。孤鸿东南征,浮云西北驰。

可怜万感身,会合须臾期。安得弄明月,皎皎远忧疑。

折花芙蓉浦,荡桨江潢涯。优游以卒岁,身名良不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辞官归隐后的心境,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短暂与自由的可贵。

前四句用太阳升起又迅速到正午的景象,比喻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旸谷"是日出之地,"扶桑"是传说中的神树,太阳在这里升起又快速移动,暗示时光飞逝。

中间六句写人生的困境。人这一生昂首挺胸追求功名,但最终如孤雁远飞、浮云飘散,所有感受和际遇都只是短暂相聚。这里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后六句表达归隐的向往。诗人渴望像明月般清澈无忧,在芙蓉盛开的江边采花划船,悠闲度日。这样既能保全名声,又能享受自由生活。"弄明月"、"折芙蓉"这些意象都充满诗意,展现了对闲适生活的美好想象。

全诗通过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与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形成对比,表达了放弃功名利禄、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语言虽然古朴,但表达的情感现代人也能共鸣——在快节奏生活中,我们都渴望找到内心的平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