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士形象,表达了他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孤傲情怀。
开篇"山中有伟士"直接点明主角——一位住在山里的非凡人物。"周世寡同调"说他与整个时代都合不来,像跑调的乐器找不到知音。这里用音乐比喻,生动表现了孤独感。
"人言长安乐"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别人都说京城繁华快乐,他却对着西方(长安的反方向)冷笑。他像飘在天边的云,心思飞到世界尽头,站在高处俯瞰时,突然觉得青天都变渺小了。这里用空间大小的反差,突出主人公睥睨世俗的傲气。
"芬芳世可揖"转折说:世间的功名富贵(芬芳)虽然可以追求,但人生际遇(舒卷)就像云朵变幻难以预料。最后他期待乘着清风,在秋日长空自在遨游,把隐居比作逍遥的飞行,充满诗意。
全诗用云、天、风等自然意象,把孤高之士的内心世界具象化。最妙的是"身卑青天小"这句,看似矛盾却深含哲理:当人站得足够高时,反而会觉得曾经仰望的东西变得渺小。这种视角转换,正是诗人对世俗价值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