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乡贤殷质卿。前两句说他像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以排解纠纷闻名)一样热心调解乡里矛盾,因此被推举为"祭酒"(古代乡饮礼仪的主持人,象征德高望重)。后两句具体写他的善举:主持修建宗祠后还不断修缮维护,事事亲力亲为,正是这样的积德行善使他获得长寿("券大年"指获得长寿的保证)。
全诗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调解纠纷、主持礼仪、修建宗祠),塑造了一位热心公益、受人爱戴的长者形象。最巧妙的是"券大年"这个比喻,把行善积德比作兑换长寿的凭证,既符合祝寿主题,又暗含"善有善报"的朴素哲理。语言虽简练,但通过历史典故(鲁连)和民间智慧(行善得寿)的结合,让赞美显得既庄重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