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六十八

松萝影里,积翠堆中。
白云为盖,流泉作琴。
只影独标岩上月,不知那个是知音。
耳卓朔,头蓬松,抬眸鹞子过辽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中的自然画卷,同时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寻觅知音的情感。

前四句用简洁的意象勾勒出山间景色:松树和藤萝的影子交织,层层叠叠的翠绿堆积在一起,白云像一顶大伞覆盖山顶,流动的泉水声如同弹奏的琴音。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后四句转向抒情。诗人看到岩石上倒映的月亮,形单影只,不禁感叹:谁能真正懂得这样的美景呢?最后三句突然转向俏皮的描写:耳朵竖起来,头发乱蓬蓬的,一抬头看见鹞鹰飞过辽东——这个生动的细节打破了之前的静谧,给诗歌增添了一丝幽默感和动态美。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先用静态画面营造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再用孤独的月亮引出知音难觅的感慨,最后用突然插入的活泼画面(鹞鹰)打破沉思,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写法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透露出诗人既享受孤独又渴望被理解的心理状态,非常耐人寻味。

释慧性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