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崆峒图寿祝永明
吾闻崆峒山,屼峍三万丈。
星辰罗层颠,云霞罩苍莽。
琪树竞芬芳,石室廓弘敞。
伊昔广成子,于兹抱玄养。
日月参辉光,天地同沆茫。
猗欤度关翁,千载契心赏。
拂袖凌紫霄,跨鹤遥相访。
欣然许相从,无极恣来往。
祝君真仙姿,襟怀多倜傥。
长谢轩冕荣,亦澹声色想。
谅是长往人,不待智者奖。
惭予骨相凡,龊龊堕尘网。
金光许共餐,愿言执鞭鞅。
星辰罗层颠,云霞罩苍莽。
琪树竞芬芳,石室廓弘敞。
伊昔广成子,于兹抱玄养。
日月参辉光,天地同沆茫。
猗欤度关翁,千载契心赏。
拂袖凌紫霄,跨鹤遥相访。
欣然许相从,无极恣来往。
祝君真仙姿,襟怀多倜傥。
长谢轩冕荣,亦澹声色想。
谅是长往人,不待智者奖。
惭予骨相凡,龊龊堕尘网。
金光许共餐,愿言执鞭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崆峒山,借此赞美寿星祝永明高洁的品格。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12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崆峒山的神奇景象:山高得能触摸星辰,云霞笼罩着苍茫山林,珍奇树木争相绽放,山洞宽敞明亮。这里曾是仙人广成子修炼的地方,日月在此交相辉映,天地浑然一体。通过"千载契心赏"暗示祝永明与仙人精神相通。
第二部分(中间8句)直接赞美祝永明:说他具有仙人般的气质,胸怀坦荡潇洒。他主动放弃功名利禄的诱惑,对世俗享乐也淡泊处之。这种超然物外的品性,不需要别人夸赞就显而易见。
第三部分(最后4句)诗人自谦:惭愧自己凡夫俗子,被困在世俗生活中。但希望能分享仙山的金光,表达愿意追随祝永明的意愿。"执鞭鞅"这个比喻生动说明诗人甘愿做祝永明的追随者。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仙山美景衬托人物品格,将祝永明比作超脱尘世的仙人。语言上运用"拂袖凌紫霄,跨鹤遥相访"等飘逸的意象,营造出空灵仙境的氛围。最后诗人自谦的转折,更反衬出祝永明的高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