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斋先生手书周忠介公神道碑墨迹卷

后死文章贵,先生志节同。
千言写孤愤,一卷得双忠。
事去天如梦,悲来笔有风。
想当挥洒处,嚼齿恨无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已故忠臣(周忠介公)的碑文墨迹,字里行间充满敬仰与悲愤。

前两句说:后人写的纪念文章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完整保留了逝者(周忠介公)的志向和气节。这里的"后死"指后来活着的人,"先生"指逝去的忠臣。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碑文内容:千言碑文倾吐着孤臣的悲愤,一卷墨迹记录下两位忠烈(可能指周忠介公及其志同道合者)。往事如烟消散,但提笔书写时仍能感受到作者当年的激愤之情。

最后两句是想象场景:仿佛看到书写者(黄石斋先生)当时挥毫泼墨的模样,每一笔都含着对奸佞的痛恨,甚至咬牙切齿。

全诗通过"文章贵"到"笔有风"的递进,把书法作品、历史事件和人物气节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后人读碑文时,仍能感受到书写者的悲愤,这正是优秀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0